名家專欄

汪世昌:生成式AI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
2023-08-29

編者按,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於8月2日共同舉辦的「AI狂潮與智慧城市-生成式AI的應用」論壇,探討生成式AI發展趨勢及台灣應用的現況,中華電信前瞻科技研究所所長汪世昌應邀演講,以下是他的演講摘要:

 

生成式AI自2022年底問世以來,啟動了各界對AI應用的全新想像!

中華電信研究院前瞻科技研究所所長汪世昌指出,生成式AI可說是近1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技術,除了行銷媒體業已明顯感受到影響,中華電信新近協助司法院建立的「AI量刑資訊系統」,就能以AI分析量刑,並生成判決書,經過半年多的測試,將於9月陸續上線,是首創司法領域的生成式AI應用。

 

汪世昌表示,業界都認為,生成式AI在生成任務的表現上,的確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人類,尤其是在語音合成、文本生成與影像生成等能力上;目前可見的發展模式大致有三個路徑:一為,利用開源碼,開發大參數的通用模型,提供API或顧問服務;二為,使用開源碼,開發小參數的專用模型,提供行業別應用;三是,使用大廠API,解決行業別問題或應用。

 

他認為,ChatGPT的橫空出世,意謂著大型語言模型/基礎模型的世代來臨,是上億級的參數所組成的神經網絡語言模型,需要超大量樣本的訓練,但對企業而言,尤其是垂直領域的特定任務,需要的卻是小參數量的基礎模型,如,智慧城市中有關智慧醫療、智慧製造及數位內容的生成等等。

 

雖然企業與資本市場對生成式AI的發展趨之若騖,但汪世昌強調,仍有許多重要挑戰需要克服:首先,這是一個需要龐大算力、大規模資料及高技術門檻的應用,即使是使用最普及的OpenAI公司的API仍會有許多缺點,如:必須上雲端的資安問題,費用居高不下,回應時間不確定等,仍有待改進。

 

即使如此,汪世昌認為,生成式AI在智慧城市上的應用卻仍有可期;他舉例說明,智慧城市中的物聯網應用,將能源、空汙與水源監測等物聯網數據導入生成式AI,就能創建模型,進行藍圖設計,並推導出必要的行動計畫及效益評估,就能成為未來綠色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在電子商務、醫療保健、旅行交通、縣市政府市民服務等任務型對話機器人的導入,就能將原先必須由專人服務的樣態轉化為24小時的對談式服務,這部分的技術應用已相對成熟。他指出,中華電信就自主研發出一套「AI智慧客服」,具備AI語音辨識/合成與AI語意理解/對話管理功能的線上客服機器人與外撥(outbound)探訪型機器人,,首創IVR(互動式語音應答)語音導航,就蟬聯2020年與2021年的「卓越客服大獎-最佳智能系統應用企業」的獎項肯定。(陳曉開)

 

「AI狂潮與智慧城市-生成式AI的應用」論壇議程,請參考:

https://reurl.cc/nDkQ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