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透過智慧手機整合的物聯網應用是進入全球市場的門檻
2014-07-16

應發展何種物聯網產品以拓展海外市場?

循著無線通訊基礎建設發展的經驗,新興國家的政府是推動先進設備建置的最大驅力;在台北市電腦公會日前舉辦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座談會】中,無論是產業界或政策研究單位一致認為,大中國及亞洲市場是台灣資通訊產業轉型物聯網於智慧城市應用的最重要場域,可以平地高樓起,無須費日費時的更新工程,但工研所服科中心主任唐振寰提醒業者,必須將後端與消費者接軌的智慧化服務轉化成全球一致化的行動通訊應用服務(App)平台上,以克服各國基礎建設設備及應用領域上差異的問題。

與會的研華電腦副總經理余金樹則指出,根據研華近年來場域試煉的經驗,有意從事智慧城市或物聯網系統建立的企業,必須界定己身在特定垂直應用領域的專擅,因為,每個領域大都有相似的語言與應用環境,產業生態環境也大致相同,在轉化為可複製的商業模式的機會,成功機率較高;舉例來說,研華鎖定的智慧醫療產業,就著眼於此一概念。

資策會智通所所長馮明惠表示,Gartner或IDC等全球資通訊產業調研機構的研究的確顯示,亞洲國家對智慧城市的需求最為殷切,因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口在都會區的集中已趨飽和且造成環境惡化,以城市物聯網建設緩和並解決當前人口暴增所形成的諸多問題,相當迫切。

台灣物聯網聯盟理事長梁賓先則指出,在代表聯盟成員與大陸市場頻繁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十二五計畫的大力推動下,智慧城市的各項建設相當火紅,雖然新近感受到當地景氣趨緩及打貪等政策,但事實上,相關的投資與市場仍然相當看好,並未如外界所言有衰退的跡象。

雖然亞洲市場與台灣有著臨近性的優勢,唐振寰還是提醒業者,必須將消費者的服務架構放在行動通訊的應用服務(App)上,才能化解各國或各地應用環境上的差異困境,有機會進入全球性的市場,不然就只能屬於地域性的產品及服務,市場就會受到限制,他舉例說明,過去推動RFID則是未將終端應用平台置放在行動通訊的應用服務系統上,而無法普及或被市場接受,殷鑑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