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訊
| 11/4(二)_台中舉辦智慧能源管理論壇 推動再生能源與虛擬電廠創新 | 2025-11-06 |
![]()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於本月4日於台中市舉辦「城市韌性-智慧能源管理(中區場)」,現場吸引很多來自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共襄盛舉,特別邀請重量級貴賓蒞臨擔任主題演講嘉賓,齊聚一堂共同分享電力供需專題, 各講師分享重點如下:
•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張峯源局長 指出,臺中市投資熱絡,特別是半導體和能源相關產業,總投資額超過 3,000 億新臺幣。透過發展更潔淨的能源,如離岸風電與燃氣發電,有助於臺中廠商提升競爭力,以應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挑戰。
• 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 黃于珊總幹事 強調臺中是具備韌性的城市,成功渡過 2021 年的乾旱與疫情,經濟仍持續成長。市府已簽署 2050 淨零碳排宣言,並推出 20 項路徑,同時積極推動小水力發電等在地化節能合作方案,作為城市能源轉型的一部分。
•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龍明成專委 臺中市具備推動再生能源的先天優勢,年日照超過 2,000 小時、沿岸平均風速逾 7m/s,並擁有精密機械產業技術支撐。截至 2025 年 8 月,市內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 217 萬瓩,居六都第二,其中水力發電全國第一(115 萬瓩)。市府採「先公後私、先大後小」策略,帶頭建置逾 811 處太陽光電(15.5 萬瓩),並推動大用電戶自建綠電。2030 年目標為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各達 1GW。
• 供電方_台灣電力(股)公司 吳進忠副總經理 台電運用 ICT 新技術、AMI 智慧電表與配電自動化,建構數據導向電網管理系統,以縮短停電時間並提升可靠度。自 2021 年起營運的電力交易平台,整合儲能、需量反應與自發電資源,以虛擬電廠(VPP)形式參與市場,穩定系統頻率,並於 2024 年獲美國 Gartner 數位創新首獎。此外,透過時間電價與需量反應機制,成功將約 90 萬瓩用電轉移至離峰時段,展現智慧電網管理成效。
• 供電方_CIP 台灣法務長 歐博翔 CIP 為全球領先的綠地再生能源投資基金管理人,積極引入資本與技術推動臺灣能源轉型。其在臺中外海開發的渢妙一號(500MW)與渢妙二號(600MW),合計將貢獻 1.1GW 併網容量。渢妙一號亦為亞太首個採用「單一風場售予多家企業」長期購電契約(CPPA)的案例,為半導體與電信業等企業穩定供應綠電,助力達成 RE100 目標,展現臺灣離岸風電的創新典範。
• 國立中央大學 陳正一教授 建議以奈米電網(Nanogrid)為起點,逐步發展至城市級虛擬電廠(City-level VPP),並在工業區推動「模組化聚落式微電網(MRM)」,以提升地方能源韌性,探索表後電力共享與內部交易商業模式。同時導入 AI 與強化式學習進行能源管理最佳化,中央大學實驗結果顯示可節省逾 25% 成本,並在孤島運轉下將儲能支撐時間延長 2.5 倍,展現智慧電網潛能。
• 用電方_臺中市政府秘書處 陳彥均專員 臺中市府大樓作為公共部門示範場域,導入智慧能源管理中心(SEMC)。SEMC 整合能源、設備、安全、資訊及環境等五大系統,目標是實現建築運作的智慧化與永續化。透過數據化管理與自動化控制,市府大樓成功達成顯著成效:每年可節電約 71.9 萬度,並減碳約 373.8 噸 CO2e。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核心的智慧能源管理,深化 AI 應用,以實現用電情況的即時判斷與自動化管理,建立具韌性的公共建築治理模式。
• 用電方_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 謝承翃特助 友達從太陽光電發展以「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策略,整合創能、儲能與節能服務,推動企業邁向淨零轉型。其中,表後儲能因成本下降而展現多重商業價值,如分時電價套利、降低契約容量及提升太陽光電效益。友達亦以能源聚合商角色,整合分散式能源資源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實現智慧化、經濟化的能源管理新模式。
• 用電方_LaLaport台中館 徐柏月副總經理 LaLaport 臺中館為大型商業設施樹立低碳典範,強調在建築規劃初期即融入節能設計。設施透過大規模設置太陽能發電、實施設備節能(如空調延後開啟與提早關閉)、並採用磁浮式變頻冰水主機等高效設備。結合綠建築設計及植栽綠化,全年能源管理及減碳實績總計減少碳排放量達 2,752 噸。 本次論壇為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系列論壇第八場,2026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將於3/17(二)~3/21(六)在台北與高雄展出城市智慧應用,歡迎報名參觀並追蹤本聯盟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PEsmartcityexpo/?locale=zh_TW),掌握最新活動及訊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