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源轉型獎

【2025城市能源轉型獎】獲獎縣市_臺北市

2025-03-04

獲獎類別
資源循環促進類
獲獎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獲獎單位網站
https://www.dep.gov.taipei/
淨零計畫成果說明

一、推動淨零法令 

      因應淨零排放的國際趨勢,本府制定「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已於113年經行政院核定,並於113年7月22日公布,於114年1月22日施行,為全國第一部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城市轉型路徑入法的地方氣候自治法規,以「降碳」、「創綠」、「節能」、「綠運」、「減廢」、「增匯」、「調適」及「永續」為核心,多項子法具全國首創性,氣候調適及淨零排放工作並重,加速本市淨零排放的深度與廣度。

       臺北市推動淨零排放重要法令包含推動住商碳盤查,協助企業減碳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多元推展再生能源,鼓勵城市氫能使用;啟動建築能效制度,打造智慧節能建築;建構綠色運具友善環境,規範服務業綠色交通運具使用比率,規劃低碳交通區;積極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落實源頭減廢;研訂全國第一個城市碳匯經營增量辦法,擴展城市碳匯基盤;協助企業及社區因應氣候變遷風險,提升氣候韌性;推動公部門低碳永續採購以帶動民間綠色採購,落實永續淨零教育。

       臺北市已全面啟動淨零轉型行動,並將減碳挑戰化為產業、能源及社會轉型驅動力,帶動城市循環經濟、數位經濟、氣候經濟成長,邁向淨零臺北目標。

二、淨零計畫成果

       為打造淨零永續城市,臺北市採公私協力方式逐步推動源頭減塑、減廢,已於114年1月9日公告「臺北市觀光旅館業及旅館業禁止提供一次性用品之類別」,全市旅宿業者須改使用大容量盥洗用品及不提供一次性個人衛生用品,並宣導自備旅宿用品,推廣綠色旅宿,預估1年可減少約1億3千萬個一次性個人衛生用品量。

       另針對事業廢棄物,臺北市已於114年1月2日公告「臺北市應提報廢棄物減量計畫之事業、規模及減量計畫格式」,規範一定規模以上事業應提報廢棄物減量計畫送審後執行,市府並得要求回收再利用指定項目之廢棄物及比例,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

       在家戶資源循環方面,本市以實踐「資源有限、愛心無價」與循環經濟的精神,提升社會參與,強化資源回收與教育功能,落實資源再利用與淨零永續理念,每年辦理再生家具循環再利用計畫,藉由將廢棄家具翻新改造成再生家具公開拍賣,並捐贈部分家具予經濟弱勢家庭,112年至113年已成功修復2萬5,350件再生家具,捐贈881件再生家具,不但實踐循環經濟,更落實公正轉型。另推動廚餘再利用製成有機質肥料,每年提供市民免費申請,113年有機質肥料回饋人次達20,620人次,發放有機質肥料達206公噸,打造綠色健康及減碳永續的臺北市。

 三、未來計畫

       臺北市將逐步落實城市淨零轉型,藉由推動各項前瞻性策略,例如將減少觀光旅宿業一次性用品、委外場館一次性餐具、公私場所一次性飲料杯、及販售業一次性塑膠包材等使用限制法制化,並鼓勵全體市民落實淨零新生活,另為達成臺北市廢棄物之處理源頭減量目標,推動臺北市現有廢棄物焚化廠升級為高效綠能發電廠及環保綠能循環園區,增加生質綠能,並引進廢棄物處理設施之排碳捕捉封存設備,減少廢棄物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維護未來世代的生存權益,藉由公私協力、掌握淨零科技研發應用及擴大公眾對話社會溝通,滾動檢討淨零路徑以符合未來發展需求,重視永續發展的跨世代正義及跨領域治理思維,提升城市韌性,化氣候風險為綠色轉型契機,以實現臺北市淨零排放目標。

BACK